‹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go 回復數: 2 | 瀏覽數: 716 |正序瀏覽

Rank: 2Rank: 2

寶寶生日
0000-00-00 
帖子
1#
發(fā)表于 2010-6-28 10:29 |只看該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發(fā)短消息 | 加為好友 | 字體大小: tT
演講人:全球讀經教育發(fā)起人和首倡者 王財貴教授
(注:本文為摘錄,全文見王財貴教授2004年在廈門演講《回到孔子,回到莎士比亞》)

胎兒時期就可以教育了

請問教育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也就是說在你的意識當中,什么時候你的孩子開始接受教育,你開始有意識的要去教他,你開始想培養(yǎng)他成為一個人才?縱使不是人才,你想要讓這個生命不要在你的手上被耽誤,能夠完成他應該有的人生的內涵。請問你心中認為是從哪一個時段開始?你有想過這個問題嗎?

近一兩百年來,全世界都受了西方教育的影響,國家所安排的教育開始年齡是6歲,所以很多家長大概以為一個小孩子6歲才開始接受教育。6歲之前呢,就是讓他土生土長,讓他自生自滅。

現在我們遇到這個問題了,教育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其實要真正把握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我們有一個回答方法,就是教育應該從可以教育的時候就要開始了,這種沒有錯。那你問什么時候可以教育?剛才說,國家是以6歲為標準,為什么國家要以6歲為標準呢?因為西方人在所謂的學校的教育里面主要的是教他知識,一個孩子大概在6歲的時候才比較容易用知識的方法教他,這叫做“教育預備說”。其實“教育的預備理論”,只是在知識的教育上說教育。每一個人都知道教育不是從6歲才開始,那么請問幾歲?有的人會說3歲,因為上了幼兒園。

我們問三歲嗎?馬上就會警覺到好像不是三歲,一出生就好像開始在接受我們的教育了。不管你有沒有教他,他總是在接受你的教育,所以出生就是教育的時機了。再問:難道出生才開始有教育的效果嗎?請問各位是不是出生才開始教育?各位說呢,是不是呢?什么時候?胎兒?現在說胎兒就給他教育的人都沒有良心。你如果知道胎兒就應該給他教育,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從胎兒就接受胎教了,那我恭喜你,你是一個負責任的父母。你的孩子是一個有福氣的孩子,但是有沒有呢?如果沒有,你要有無窮的后悔。而且后悔已經來不及了。人生教育最重要的時機,其實在越早的時候。越早的時候就是打基礎的時候,你要建一百層的高樓,至少要打一二十層的地下室。你在打地下基礎的時候是看不見的。但是那是最重要的時刻。所以今天在座各位如果你還沒結婚,或是你剛結婚還沒有懷孕,或是你現在正在懷孕中,我很恭喜你。你遇到貴人了,我的名字叫做王財貴。

中國古人一直提倡胎教,一直到最近我們說:中國人講的話都不可信。如果中國古人講的話都不可信,那么現在好了,最近二三十年來,西方的腦神經醫(yī)學非常發(fā)達,從腦神經醫(yī)學也可以證明胎兒是可以接受教育的,那你總該相信了吧?西方的生理學是從科學的角度,從腦神經發(fā)展的角度,來說明胎兒的腦神經已經在開始發(fā)達,開始接受我們的教育。東方,尤其是中國,他們是從心靈的角度以直覺的方式來建立我們要給胎兒做良好的性情品德的教育。所以東西方這些胎教的理論合起來,就可以讓一個人頭腦聰明、性情平和、理想高遠、才華卓越。要從最可能的地方做起,要從最根本的地方做起。你每錯過一步,你將來就麻煩多一分。

那么胎教應該怎么做呢?應該用哪些教材呢?要用哪一種教法呢?我們認為天下的事都很簡單,如果太困難,我們不做也不會對不起我們的孩子。所以假如胎教是很困難的,你就不要做。假如它是很簡單的,你就應該做。

比如有人告訴你,一個母親如果性情平和一點,對孩子應該有好處,至少沒有壞處嘛。好,要一個母親性情平和,其實不大容易,所以你可以不必做。為什么,因為這個母親在少女時代脾氣暴躁,結婚后天天吵架,她突然間讓她改成性情平和的人,是很不容易的呀,所以就算了。有人說一個母親如果喜歡讀書,這個孩子應該會比較聰明一點,渺渺茫茫怎么知道呢?但是至少沒有壞處呀,你就可以做一做呀。但是要母親讀書也不大容易,根據世界的統(tǒng)計,日本人是喜歡讀書的國民,他們每人每年平均讀70本書。臺灣的國民其實也不錯,每人每年平均讀0.7本書,剛好相差一百倍。大陸這邊我不知道,可能比較好一點吧。那么一個母親在學校里面不喜歡讀書,畢業(yè)之后從不拿書,要他懷孕的時候突然開始讀書,那是登天之難啦,所以也算了吧。

我們做可以做的吧,那么什么可以做的呢?至少依照西方腦神經醫(yī)學的研究,這個人類的腦神經細胞大概有140億個,每個腦神經細胞是各個獨立的。但是他在接受到世界的信息的時候,這個細胞會長樹突,就像樹木長樹枝一樣的突出來。因為細胞與細胞之間雖然獨立但是距離很近,所以隔壁如果也長樹突就會變成突觸,就是樹突相接觸,突觸就變成將來信息溝通的管道。而且如果這個訊息反復刺激,刺激二十遍到三十遍以上,這個管道就建構的非常鞏固乃至于一輩子都可以用。所以你的信息刺激如果少,他突觸就少。訊息刺激如果反復的次數不夠,它就比較虛弱。而如果完全不刺激,他就完全不長,或是長得少的,將來他就容易被淘汰,所以只有長得多以及非常鞏固的,這些路線可以留下來作為一生你思考運作的基礎,就是聰明的基礎。有的腦神經細胞長一兩根突觸,刺激豐富的可以長到兩萬根到三萬根突觸,長兩根跟長兩萬根的這個頭腦將來他們的聰明就相差一萬倍。那我們怎么給他長這個樹突呢?就是訊息的刺激。

一個胎兒怎么得到訊息呢?我們人類得到信息的管道只有五種:眼耳鼻舌身。眼睛在胎兒當中是沒有什么教育作用的,看不到光線。鼻子聞不到氣味,嘴巴嘗不到食物。這個身體,皮膚接觸不到外界的物體。所以“眼鼻舌身”大概比較難以教育,現在剩下一個耳朵,聲音的教育。所以胎兒在三到五個月就有了聽覺,有了聽覺你就可以從聲音給他教育,要用什么聲音給他教育呢?這個教材是什么呢?我們要考慮了,豐富的聲音總是比粗淺的聲音好,因為豐富的聲音刺激他豐富的成長,還有優(yōu)雅的聲音總是比污染的聲音好,因為可以調和他的性情,這是東西方胎教總和起來可以判斷出來豐富而優(yōu)雅的聲音(比較有益的)。

豐富而優(yōu)雅的聲音在哪里呢?首先是自然的聲音,風聲雨聲、蟲鳴鳥叫,無限的神秘、無限的豐富。但是我們已經漸漸的遠離自然,還好有人為的智慧的聲音,這個人為的智慧的聲音,就是天才的音樂作品。什么叫做天才,西方人說上帝在一個人心中發(fā)出聲音,這個人把上帝的聲音記錄下來,這就是流傳不朽的音樂經典之作,因為人性是一樣的,而他是從人性的深處發(fā)出來的天地之聲,這種聲音就是天才的聲音。中國古人也說“此曲只應天上有,人生難得幾回聞”。

一個胎兒剛從天地而來,他其實是最接近而且是最能夠領受這個天才之聲,每一個孩子應該都是天才,或者說我們應該要給予每一個孩子天才的教育。讓他在天才的環(huán)境中長大,就比較容易成為天才,他不成為天才都很難。假如你用蠢才的方式教他,他要成為天才就非常的不容易了。所以我們應該用最好的東西給他,在這么小的時候你怎么給他?非常簡單!因為聲音只不過空氣的音波振動,音波振動只不過你放出聲音來,現在科技非常的發(fā)達,你可以選擇古今中外所有好的音樂作品了,什么叫做好的音樂作品呢?就是那些經典之作,這些經典之作必定能流傳千古成為古典。所以古典不是只有古老的意思,古老只是古董不是古典。因此你的胎兒應該接受古典的音樂教育,既豐富又優(yōu)雅,讓這個孩子頭腦既聰明性情又平和,從孩子到世界來你已經給他一種一輩子幸福的基礎了。

你的孩子如果出生了,請你也不要太過當心,0到3歲他還有60%到80%的機會,我們人類的頭腦發(fā)展就好像水泥一樣,水泥剛泡好的時候,是柔軟的,你怎么捏它,它就成什么形狀,你留下記號他就抹滅不掉。但是這個水泥會越來越艱硬,等到他完全艱硬以后,你捏也捏不動,你要留下記號,已經很困難了,我們應該在他越小的時候給他越良好的教育,讓他留下良好的印象,給他良好的刺激,所以0歲到3歲是人類非常關鍵的時期。這個時候應該給他聽盡世界名曲,古今中外都可以,我們讓他聽音樂的時候,這么小的孩子其實什么音樂都可以聽,什么時候都可以聽。所謂這個教學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你按下CD的“播放”,再按下CD的“重復”,從早聽到晚,從晚聽到早,一天二十四個小時他都是可以聽的。因為這么小的時候他其實睡覺跟不睡覺都差不多,在半睡半醒之間,那時他的接受力是最強大的,我們大人如果跟他一起聽,我們可以有一個方法,把聲音調小一點,大聲的時候聽的到,小聲的時候幾乎聽不到,你不要認為聽不到就沒有效果。因為所有的音波都在刺激一個孩子的腦神經,而且依照臺灣高雄有一個陳功雄博士的研究,人類普通在工作讀書的時候是用左腦,而這個音樂的刺激可以開發(fā)右腦,所以你也可以作為你讀書工作的背景音樂,會讓你左右腦同時平衡的開發(fā),工作比較不會疲憊,效果比較大。

所以其實每一個家庭都應該從今以后聽古典音樂,尤其有小孩子的家庭,千萬拜托你把這個流行歌的CD全部收起來,幫你的孩子聽音樂,你忍心受苦也都要聽。為什么呢?為什么說你忍心受苦呢?因為我們大人如果從前沒有受過這種教育,你認為流行歌比較好聽,你認為這些古典音樂比較難聽,你勿以美為丑,所以我要說是忍心受苦為的孩子,等到孩子長大以后,才再把你這些流行歌拿出來,反正你聽也沒有關系,你已經沒救了。我們小孩子還有救,0-3歲是人類聽覺奠定良好基礎的時候,所有音樂家都告訴我們,要養(yǎng)成一個人的絕對音感要在3歲之內。什么叫做絕對音感?空氣中的任何的音波振動的頻度,他一聽就能夠分辯出來他的高低標準音,而且十個手指頭彈鋼琴,他可以分辨十個音符,清清楚楚,七八種樂器一起演奏,他可以聽辯七八種樂器各別的聲音,它位置強弱大小全部非常的明白,像這樣子的耳朵叫做絕對音感。我們大人都以為我們還聽到聲音,其實我們所聽到的聲音是非常的混淆不清,那你要培養(yǎng)這種強大的聽力,在三歲之內幾乎每個孩子都可以達到這個標準。假如你在三歲之內沒有的好好培養(yǎng),大概很難有這種聽力了,這是人生的大不幸了!日本有一個音樂家叫做鈴木鎮(zhèn)一先生,他注意到日本有許多的大人歐依桑、歐巴桑唱卡拉OK唱的不標準,叫做“音癡、音盲”的人他唱的特別的大聲,他就覺得很奇怪:這些人明明唱得這么難聽,為什么還唱得那么大聲、那么勇敢呢?他根據考查結果,并不是因為他們嘴巴唱不標準,而是他們耳朵就聽不標準。他們自以為他們唱得跟劉德華一樣標準,所以就唱得非常的盡興,非常的大聲。他又去深入考查調查,為什么這些人聲音會聽不標準呢?哦,原來是他們在三歲之前是聽老祖母唱不標準的兒歌長大的,所以一輩子的耳朵就壞掉了。那有沒有改善的方法了?據說有,就拿每一個標準的音,讓他聽一千遍到三千遍,這個大人大概就可以稍微的糾正過來。你在他耳朵神經發(fā)展的時候,為什么不用最良好的聲音來教他?為什么等到長大以后才用一千遍到兩千遍的這種糾正、這種方式?誰還有這些精神、誰還有這些力氣呢?所以好教的時候盡快教,不要等不好教的時候,你才來受苦,你才來盡力,這些努力都是白費的。

假如你孩子超過三歲了呢?也不要太擔心,三歲到六歲還有20%的機會。幼兒園一定要天天用古典音樂來做學習的背景,一般人說幼兒園怎么聽得懂古典音樂呢?這么高深的音樂!其實幼兒園他們自己唱歌跳舞是用兒歌,因為這是屬于技術,人類的技術發(fā)展是慢慢的由淺到深的,但是人類聽聲音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所以現在很多教育的學者他混淆了這兩種教育的理論層次,一種是供他用的,這叫做實用主義下的教育理論,他現在能夠了解什么他現在要用什么,這是越小的時候用的越簡單,但是并不代表他所聽到的聲音都要聽簡單的,所以很多家長認為兒童應該給他聽卡通,應該給他聽非常淺陋的音樂,你就混淆了兩種理論,所以我們一定要分清理論的層次,該簡單的地方簡單,你不可以教一個三歲小孩唱歌劇,你不可能的,但是他一定可以聽歌劇,他還可以聽交響樂,所以千萬不要糊涂了。

那你的孩子如果超過六歲了呢?還有機會,6歲到13歲人類的腦神經還有10%發(fā)展的機會。而且照中國人來講,三歲雖然看大,七歲看老,但是大家都知道13歲之前的孩子總是心靈比較純凈的,或者說他的接受力是比較強的,6歲到13歲還有最后的10%的機會,那你一定會非常遺憾,如果你孩子在小學,你說10%那我的孩子不是完了嗎?人類的腦神經只要開發(fā)5%以上就是天才,據說愛因斯坦的頭腦只開發(fā)了7%。所以你如果能夠把這10%全部開發(fā)出來,那你的孩子就是兩個愛因斯坦的聰明。

Rank: 2Rank: 2

寶寶生日
0000-00-00 
帖子

一定要替你的嬰兒聽古典音樂

依照醫(yī)學家研究,一個胎兒三個月~五個月就有聽覺,這個時候他的聽覺神經已經在成長,我們應該用最豐富的聲音來使他的神經成長得更好,帶動一切神經的成長,還有他的心靈最純潔,所以這個時候已經可以開始做音樂教育。

用什么音樂來做教材呢?用人間最豐富的聲音、最優(yōu)美和諧的旋律。最豐富的聲音、最優(yōu)美和諧的旋律合起來,我們可以說:“在哪里?”“在古典音樂上”,因為我們不懂音樂,我們只好用音樂家已經篩選過的、留下來的、最好的音樂來當作我們的教材。這些所謂的古典音樂,都是天才的作品,而且都是演奏家的演奏,這在古代只有皇宮貴族才聽得到這種音樂?,F在我們的社會這么發(fā)達,我們家里只要有一部錄音機,都可以讓我們的孩子接受貴族式的教育,接受這種優(yōu)雅的紳士的教育。所以,懷孕的母親,我拜托你,你一定要替你的嬰兒聽古典音樂,雖然你已經聽不懂,你沒救了,你的胎兒還有救。
你的胎兒如果來不及聽,出生以后還有機會,而且機會更好。0~3歲人類的聽覺神經發(fā)展60%~80%,也就是說世界上有任何一個聲音讓他偶爾聽到了,他的神經就長出突出,就長出等于是路線來應付這個聲音,也來吸收這個聲音。因此,如果有十種樂器一起演奏,他的頭腦神經就長出應付十種樂器的神經,于是他的神經日加緊密。這個神經一長,不是只有聽覺,乃是帶動其他神經的成長。成長60%~80%,人類一生所要用的頭腦,大概在0歲~3歲就已經幾乎定型了。這個時候你不能夠用什么其它教育,其它教育很麻煩。但是,人類的耳朵非常靈敏,二十四小時開放,最好是用音樂教育。音樂能夠直接深入到他的心靈當中,而且開發(fā)他的頭腦神經,所以中國古人非常注重音樂教育。兩千多年前的《禮記》,他就有一句話說:“音樂感人最深?!币魳犯袆尤?,直接深入到他的心靈深處。還有《孝經》又說:“移風易俗,莫善于樂。”你要改變風俗,就是要讓人心變得優(yōu)雅,用音樂去教育最好。那用什么音樂呢?當然用優(yōu)美的音樂,才能夠移風易俗,因為所有的聲音,都能夠影響一個孩子的心性的發(fā)展,成為他心性的背景。所以,假如你用優(yōu)美的音樂,耳濡目染的結果,他的心情就優(yōu)雅;假如你用不良的音樂,它也會影響他的心性。你不要說這個孩子現在雖然沒有好的音樂教育,他還是那么可愛、那么乖巧??!你要知道,他現在接受靡靡之音、暴戾之氣,以后就變成他生命的背景,現在沒有發(fā)作,到十八歲他就發(fā)作給你看。所以到十八歲,非理性控制不了自己,那一種暴躁的年輕人,都是他的父母親0歲~3歲沒有給他優(yōu)雅的教育。

(見王財貴2001年在深圳沙井鎮(zhèn)演講)

Rank: 2Rank: 2

寶寶生日
0000-00-00 
帖子

聽十個月《論語》的胎兒

(節(jié)選自王財貴教授演講稿“一場演講,百年震撼”)

有一個在八年前我剛推廣的時候,就來聽我演講。這個人是學西洋、學牙醫(yī)的。一輩子都只讀西洋的東西,但他聽了之后,他自己覺得:小孩子要讀,我也要讀?!麖哪菚r就開始讀《論語》,后來他結婚了,他叫他太太也來聽我演講。他們兩夫妻,每天早晨起來,先做功課:讀半個小時《論語》,你一句我一句,感情好得很。然后他的太太懷孕了,照常這樣讀。這個胎兒就在肚子里面聽十個月的《論語》。出生以后,相貌不凡,而且非常好帶,幾乎不費父母任何的煩惱。晚上從來不會哭,不是笨到不會哭,而是聰明得不需要哭。十個月的《論語》教育嘛。出生以后,父母親照樣讀《論語》,這個嬰兒就在旁邊聽。我剛才講過,醒著可以,睡著也沒關系,反正照聽《論語》。等到這個孩子,一周歲會講話的時候,他就會背《論語》了。1歲半就認識很多字,2歲就開始讀書,……等到經過七年多,這小孩子5歲半了。他又見到我,他說:“我的小孩子使我很煩惱,因為他太喜歡讀書了?!彼F在讀什么呢?讀世界名著。5歲半,字太小,父親不讓他讀。他就偷偷地讀書,所以這個孩子讀書的時候很緊張,聽到父親的腳步聲,就把書藏在床下,說:“我在玩?!彼职终f:“玩好,你趕快玩?!备魑唬绻煜碌募彝?,都是如此,我告訴你呀,天下太平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王財貴博士談經典胎教
快速回復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網清理整頓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4406043013581公安機關備案號: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    版權保護投訴指引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2016]7051-1702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020-85505893/18122325185 舉報郵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中國互聯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kf@mama.c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