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go 回復數: 0 | 瀏覽數: 484 |倒序瀏覽

Rank: 1

寶寶生日
2014-10-8 
帖子
1#
發(fā)表于 2016-1-28 14:03 |只看該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發(fā)短消息 | 加為好友 | 字體大小: tT
  很多準媽媽產檢時看到“臍帶繞頸”都會大驚失色,甚至有的網上帖子說,孕媽媽亂摸肚子易致臍帶繞頸,孕媽們開始各種擔憂,有的開始幻想各種胎兒在子宮內缺氧窒息的恐怖畫面。其實,產科專家告訴您,臍帶繞頸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與胎兒窒息更是沒有直接關系。

  臍帶繞頸是摸出來的嗎?如何預防胎兒臍帶繞頸?

  臍帶繞頸在產科門診十分常見,約占分娩總數20%~25%。發(fā)生原因與臍帶過長、胎兒小、羊水過多胎動頻繁有關。多數繞頸1~2周3周以上少見,文獻報道最多達9周。臍帶有補償性伸展,纏繞松弛對胎兒影響不大,纏繞過緊及多圈可影響胎兒血供,有造成胎心改變、圍產兒缺氧、窒息甚至死亡的風險。

  實際上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不在繞頸周數,而在除去繞頸所剩的臍帶長度。如雖只繞1周但相對長度過短,仍可造成慘痛結局。因臍帶相對縮短,臨產后影響胎先露下降,出現臍疝、子宮內翻、胎盤早剝、臍帶斷裂并不少見。發(fā)生在單羊膜囊雙胎時危險更大。

  當發(fā)現臍帶纏繞時,如果胎兒沒有其他異常,孕婦不必驚慌,也不必立即進行手術分娩。當臍帶纏繞引起的胎兒孔內缺氧時,醫(yī)生會通過電子胎心監(jiān)護胎兒情況,觀察是否有異常的圖形出現,并根據當時孕婦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如果孕婦還未臨盆,醫(yī)生通常建議孕婦進行手術分娩,以規(guī)避風險。

  如果醫(yī)生在產婦臨產時發(fā)現臍帶纏繞,通常會選擇手術或選用產鉗助產,當然,有相當一部分孕婦即使有臍帶纏繞,也未有胎兒缺氧情況發(fā)生,他們和正常孕婦一樣能自然分娩。當胎兒娩出時發(fā)現臍帶纏繞,醫(yī)生會立即經頭部或肩部將臍帶解脫,若纏繞牽拉過緊,就立即以鉗夾剪斷臍帶。臍帶繞頸是摸出來的嗎?如何預防胎兒臍帶繞頸?

  那么臍帶繞頸是否是摸出來的呢?

  網上的言論并無科學依據,準媽媽們無需為此承擔過度的慌張及責任。臍帶繞頸這一現象,多發(fā)生在孕早期和孕中期,這一階段羊水多,臍帶長,空間大,胎兒在活動過程中是有可能發(fā)生一圈或兩圈的臍帶繞頸,大約過幾天的時間,寶寶又會在肚子里翻來覆去,把臍帶給繞回來了。有些在孕期會自動恢復正常,跟是否摸肚子,以及摸的手法是否正確并無直接聯系。

  撫摸肚子作為眾多胎教之中的一種,是準爸媽和寶寶之間最開始的交流,其可促進胎寶寶與準媽咪之間的情感交流,還可以鍛煉到寶寶的觸覺神經和運動神經。但摸肚子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每次時間約5-10分鐘,如果感覺胎動頻繁,應立即停止。

  當準媽咪進入懷孕30周以后,頻繁摸肚子就相當于在給自己打催產針了。因為對肚皮的輕觸撫摸,有可能引起準媽咪的子宮收縮,尤其是有過流產經歷的準媽咪來說,極容易導致胎盤早剝、嬰兒早產等現象的發(fā)生。當然,在寶寶發(fā)育完善之后,撫摸肚子又有另外的含義。部分醫(yī)院甚至將此法作為催產的方法,對那些已經懷孕36周以上的準媽咪也是可行的。

  所以摸肚子和臍帶繞頸沒有必然的聯系。不過即使這樣孕媽媽撫摸肚子的習慣,還是要注意撫摸時間的長短,這樣,既不阻礙孕媽媽和胎寶寶的溝通,也利于胎寶寶的成長。

  另外如何防范臍帶纏繞?

  1、孕婦要學會數胎動,胎動過多或者過少時,應及時去醫(yī)院檢查。

  2、孕婦定期做好產前檢查,不要因為懼怕臍帶意外而要求剖宮產手術。

  胎寶寶是有智商,是很聰明的,當有不適感時他會主動運動擺脫窘境,當臍帶纏繞胎寶寶,而且纏繞較緊,胎寶寶感到不適時,寶寶會向周圍運動,尋找舒適的位置,當胎兒轉回來時,臍帶纏繞自然就解除了,胎寶寶就會舒服的休息一會。當然,如果臍帶繞頸圈數較多,胎寶寶自己運動出來的機會就會少些。

  孕媽們應當做好產檢,聽醫(yī)生的話,放松心情,等待寶貝的出生,祝福天下孕媽順利生產!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很多準媽媽產檢時看到“臍帶繞頸”都會大驚失色 ...
快速回復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網清理整頓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4406043013581公安機關備案號:4401060200013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    版權保護投訴指引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2016]7051-1702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020-85505893/18122325185 舉報郵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中國互聯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kf@mama.cn

回頂部